2009/04/17

[電影] 雲的那端

<a href="http://video.msn.com/?mkt=zh-TW&playlist=videoByUuids:uuids:3c31f96b-87bb-4ecc-a370-35f022884563&showPlaylist=true&from=msnvideo" target="_new" title="雲的那端">影片: 雲的那端</a>

今天到新生一號出口倉庫印象館看了《雲的那端》

沒想到帶給我的震撼竟比想像中更大

因為根據網頁上的影片介紹:
藉由一系列導演寫給自己紀錄片導師的電子郵件,貫穿整個故事情節,透過導演女兒Elodie的視野,重新審視生命、空間、語言、身份和國度的界線。 Elodie是個台、法混血兒,出生時,她的法國爸爸來台一年,爸爸回法國之後,網路視訊成為父女彼此認識的橋樑,真實的父親藏身虛擬小螢幕,「爸爸」的意涵也隨著Elodie的成長不斷地在轉變。

然而經過思索後,我才發覺這個震撼主要並非來自於影片原本所要傳達的『國族、身份、宗教、歷史、文化,以及虛擬的愛』,反而是導演扮演本片創作者、紀錄者、被紀錄者、母親、妻子等多重角色的同時,對自己和身邊的人所造成的種種矛盾與衝擊。

在我眼裡,整個紀錄片其實是一直延伸到座談會上,導演在面對觀眾疑問的當下,試圖說明自己內心掙扎與矛盾的整個過程。而真正的主角就是這位導演。

在影片裡,導演把丈夫對她不諒解的片段也剪了進去,質疑她為什麼身為一個母親,可以在遠方拿著攝影機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步步走向港邊而可能因此掉進水裡,但卻絲毫不為所動。
而在她自己的口白中也提到,她曾掙扎過,這樣拿著攝影機對著孩子,好像孩子只是一隻被實驗的白老鼠。

在座談會上,有觀眾直接毫不留情地對導演說:『我覺得你身為一個母親,這樣做真的很慘忍』。而導演自己也說,確實在影片播出後,很多觀眾罵她,甚至在看影片的過程直接離席。

導演也承認,這其實不是一部以女兒Elodie為主的紀錄片,她的目的不是要記錄她的童年,而是藉此審視自己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不知道女兒在父親相隔兩地的情況下,是否能夠跟她一起順利成長,而她是否要為此放棄大學教職、放棄攝影工作者的角色,扮演好一個母親,放棄她最愛的台灣到法國去,只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正常圓滿的家庭。

聽到導演說這些話,我心裡想,既然知道孩子與父親長期相隔兩地,本來就可能會有問題,竟還有勇氣親自拍攝,觀察孩子僅透過電腦Web Cam與父親互動,整整三年下來會有什麼樣的下場,而最後的確造成極具張力的震撼效果(這樣真的很像是把女兒當成實驗的白老鼠,不具備足夠攝影專業的冷血,應該很難辦到)。同時這位身為母親的攝影者竟以口白敘述:或許是因為Elodie無法接受電腦裡的父親走進現實,而那個『父親』也因為語言的隔閡,變得更加陌生。但當下我還真想直接問她:那為什麼不讓孩子也學著講法文,我高中英文老師的混法小孩,也是中法台英通通會講呢!

而我個人覺得最扯的畫面是,當孩子開心地指著圖畫書上的飛機時,身為母親的她居然拿出攝影機並故意反覆地問:"要不要坐飛機去找爸爸",讓孩子從不斷地重複回答:"不要",變成後來用很歇斯底里的語氣大喊:"不要找爸爸"。更殘忍的是,當孩子看到父親出現,居然失控地大哭尖叫,不願讓父親接觸,而這整個父女間極為尷尬的失況場面,居然是由母親一手掌鏡。

不過導演後來有解釋,她是怕孩子年紀太小一下子接觸這麼多語言反而會造成學習障礙。而在拍攝完這部片後,她對於這樣的後果也感到相當震撼,於是決定帶女兒到法國一年重新與父親好好相處,而她目前也沒有再繼續拍攝了。

在座談會的最後,本來很想舉手告訴導演,如果我當下也有一台攝影機,我會想要跳脫出來,用另一個角度去呈現『一個攝影者與她的孩子和丈夫』的故事,紀錄一個母親身為攝影藝術工作者是如何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尋找解答,而後來又因此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包括了自己內心的衝擊、對孩子的影響,以及丈夫和觀眾的不諒解)。並且也透過這整個過程顯現母親的偉大和身為女性的無奈,畢竟為了孩子的未來,女性往往都是先決定(也被認為必須是)犧牲的那一方。

如同這位導演,若要讓孩子能和父親團聚,她得要放棄大學教職、放棄興趣、放棄她堅守台灣這塊土地的抗爭理念、放棄讓女兒接觸她所熟悉也深愛的台灣本土文化,帶著孩子一起遠赴法國,建立一個所謂『完整的家庭』。不過她在當下所做出的選擇,竟是按著自己的想法獨自扶養孩子,並拿起攝影機記錄這一切。

..

沒有留言: